一、合成原理与材料
DBCO-PEG-ICG构成:
DBCO:点击化学基团,与N?进行SPAAC反应,实现生物正交偶联。
PEG:亲水链段,增强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,降低免疫原性。
ICG:近红外荧光染料,适用于体内成像(λ_abs/em≈780/820 nm)。
材料:
DBCO-PEG-NH?(PEG分子量按需,如2 kDa)
ICG(纯度≥95%)
交联剂:EDC/NHS
溶剂:DMSO/DMF
缓冲液:PBS(pH 7.4)
二、合成步骤
ICG羧基活化
条件:ICG + EDC/NHS(1:2:2摩尔比),DMSO中室温搅拌2小时。
监测:TLC/HPLC确认。
偶联DBCO-PEG-NH?与活化ICG
投料比:1.2:1(摩尔比)
条件:N?保护,室温避光反应12-24小时。
pH:无需严格调控(4-11)。
纯化与表征
纯化:HPLC(C18柱,梯度洗脱),超滤(3 kDa)。
表征:NMR(PEG-ICG连接),UV-Vis/荧光光谱(ICG光学性质),MALDI-TOF MS(纯度>95%)。
三、优化要点
反应浓度:5-10 mM,避免过高导致交联,过低影响速率。
溶剂:DMSO(注意PEG结构保护)/DMF(需除水)。
避光:全程避光操作(锡纸包裹,黄光环境)。
储存:冻干后-20℃保存,避免反复冻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