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为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全国咨询热线:18922492046
   
菜单 Close 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动态 产品展厅 证书荣誉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

Ala-Thr-Trp-Leu-Pro-Pro-Arg-CY5(多肽-荧光探针复合物)的分子特性与荧光成像应用解析

发表时间:2025-04-25


Ala-Thr-Trp-Leu-Pro-Pro-Arg-CY5(以下简称ATPPLPR-CY5)是一种由七肽(ATPPLPR)与近红外荧光染料CY5共价偶联的分子探针。其外观为深蓝色固体粉末,易溶于水、PBS缓冲液及DMSO,溶解后溶液呈亮红色荧光。该探针的最大激发波长为649 nm,最大发射波长为670 nm,斯托克斯位移达21 nm,可有效避免激发光干扰。在生理pH7.4)下,其量子产率约为0.3,荧光强度随温度升高(4-37°C)呈线性下降趋势,提示需低温避光保存。此外,该探针在6 M胍盐酸盐溶液中仍能保持85%以上的荧光强度,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。

化学性质与分子机制

ATPPLPR-CY5的化学稳定性源于其多肽骨架与CY5染料的共价键合方式。CY5通过NHS酯与多肽N端氨基或赖氨酸侧链氨基发生酰胺化反应,形成稳定的酰胺键。多肽序列中的色氨酸(Trp)和精氨酸(Arg)残基赋予其疏水-亲水平衡特性,Trp的吲哚环可与CY5的聚甲炔链形成π-π堆积,进一步增强复合物稳定性。此外,Pro-Pro二肽结构通过限制构象灵活性,减少非特异性吸附,提升探针的生物相容性。该探针在还原性环境(如10 mM GSH)中荧光强度无显著变化,但在蛋白酶K1 mg/mL)作用下,2小时内荧光强度下降40%,提示其可通过酶解途径实现体内清除。

生物成像应用

肿瘤靶向成像:基于ATPPLPRArg残基的正电荷特性,该探针可通过静电作用靶向肿瘤细胞表面带负电的糖胺聚糖。在4T1乳腺癌小鼠模型中,尾静脉注射后6小时,肿瘤部位荧光信号强度为背景的8.2倍,优于传统Cy5.5标记的抗体探针。

淋巴结定位:在皮下注射后30分钟,该探针即可清晰显示前哨淋巴结,信噪比达12:1,显著优于未修饰的CY5染料(信噪比3:1)。

炎症反应监测: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中,探针在炎症区域富集,其荧光强度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(R2=0.91),可用于炎症分级评估。

核心优势与创新性

ATPPLPR-CY5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多肽与染料的协同设计:七肽序列赋予探针靶向性与生物活性,而CY5的近红外发射特性则满足深层组织成像需求。相较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,该探针的光稳定性提升3倍,且无需额外修饰即可实现肾脏代谢,具有显著的临床转化潜力。